MAGAZINE MEDIA / 媒體雜誌

嘉北ARC音樂廳像變型金剛,地板開展組合變舞台|台灣時報報導
嘉義市嘉北國小原有音樂教室,在台灣設計研究院、校方、設計團隊共同集思廣益,跳脫傳統思維,打造全新的美感教室--ARC音樂廳,也像變型金剛,地板可以開展組合變成亮麗舞台。

超美!嘉北國小教室化身音樂廳 原木地板、舞台能收納|聯合報報導
嘉義市嘉北國小申請教育部「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」,從260所學校脫穎而出,教育部委請台灣設計研究院導入設計專業,將管樂教室打造成ARC(圓弧)音樂廳,有音樂課、管樂團練、音樂會模式,市長黃敏惠說,改造讓教室不僅是教室,而是巧思處處、美學改造的典範。

「學美.美學」嘉北國小ARC音樂廳 落成啟用|嘉義市政府新聞報導
嘉北國小ARC音樂廳落成啟用儀式昨(22)日晚間下午6時30分舉行,由嘉義市長黃敏惠、台灣設計研究院副院長艾淑婷、小福砌設計團隊等眾位貴賓共同主持。黃敏惠市長指出,嘉北國小的ARC音樂廳,不僅象徵著管樂藝術從小紮根,整間教室的設計與規劃,真正落實了「將美學設計進入生活」的理念,讓教室不僅是教室,而是巧思處處、美學改造的典範。

【藝文潮】嘉義文創園老酒廠 老屋新生創藝無限
TVBS新聞台系列報導

「嘉北ARC音樂廳」專訪報導|欣傳媒XinMedia
設計團隊剛到嘉北國小時,校主任帶我們參觀管樂班現況練習的空間,練習場地分布在體育館的各區域,舞台邊、入口處、體育館二樓的都有,區域被切割得非常零碎。而其中幾間教室幾乎沒有行走空間,狹小的教室堆滿樂器及譜架。校方表示,嘉北管樂隊是學校的特色班級,但當初成班倉促,便因陋就簡,空間都將就使用。初期沒有良好的規劃,長期累積下來,不僅空間零碎雜亂、老師教學指導上也十分困難,對小朋友習慣的養成及聽力都有很大的影響。

鳳梨會社華麗變身 嘉市舊仁愛市場「旺」起來|台灣好新聞專題報導
嘉義市西區垂楊里的仁愛市場,日治時期曾是製作鳳梨罐頭的工廠,近幾十年隨著攤位外移,市場逐漸落寞破舊,幾乎成為社區治安死角。近年來鳳梨會社社區發展協會黃琮榮理事長,積極申請嘉義市政府環保局的「社區規劃師駐地環境改造計畫」,提出「市場再生」的構想,分年分期逐步改造舊市場空間,做為社區關懷據點、學童課程教室及各樣活動的多功能場域,成為新型態的「聚」集場域。

舊廁所大改造 鳳梨會社藝文櫥窗新開張|自由時報報導
嘉義市舊稱為「鳳梨會社」的垂楊里內,一處40年的仁愛市場老舊公廁荒廢許久,還曾有不肖人士入內吸毒,成治安顧慮死角,鳳梨會社社區發展協會與台灣田野學校合作,獲市環保局社區規劃師駐地環境改造計畫補助四十萬元經費,將公廁打掉,重新粉刷、油漆跟裝潢,改造為藝文櫥窗跟圖書室,重新開張,讓里民耳目一新。